枇杷的营养
黄澄澄的枇杷,十分惹人喜爱。宋代诗人刘子翚曾有“万颗金丸缀树稠”的描述。《本草衍义》上说,枇杷因其叶似琵琶而得名。传说,明代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盆枇杷,友人信中写作“琵琶”。沈在回信中幽默地写道:“承惠琵琶,开奁骇甚,听之无声,食之有味。” 枇杷属蔷薇科常绿小乔木,原产我国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,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...
黄澄澄的枇杷,十分惹人喜爱。宋代诗人刘子翚曾有“万颗金丸缀树稠”的描述。《本草衍义》上说,枇杷因其叶似琵琶而得名。传说,明代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盆枇杷,友人信中写作“琵琶”。沈在回信中幽默地写道:“承惠琵琶,开奁骇甚,听之无声,食之有味。” 枇杷属蔷薇科常绿小乔木,原产我国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,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...
1、2002年9月25日起塘栖镇委、镇政府根据余杭区委、区政府的工作思路,对余杭区名优特产“塘栖枇杷”申报“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”,要做好材料编写的准备。塘栖镇委、镇政府决定由塘栖镇农办牵头,材料编写组由林永金负责,随即开展收集、整理我镇现有的资料,并去省、市、区图书馆收集有关塘栖枇杷在书本上记载的材料,还多次去浙大园艺系刘权教授、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、副研究...
苏东坡“客来茶罢空无有,卢橘杨梅尚带酸”。有人问他:卢橘是什么果子?他说“枇杷是也”。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“枇杷,一名卢橘。”我想,这多半是苏学士“想当然耳”。因为,在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里说“卢橘夏熟,黄甘橙楱,枇杷橪柿,亭奈厚朴”。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。可见卢橘是卢橘,枇杷是枇杷,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。李时珍说:“注《文选》者,以枇杷为卢...
1、谚语 今年地上用河泥,来年枇杷吃不及。 果木要好,手勤水饱。 若要枇杷红,早晚抠毛虫。 油炒枇杷核,滑到那里算哪里。 2、民谣 枇杷枇杷,隔年开花,囡儿要吃,明年蚕罢。 枇杷捻冬泥,胜过盖棉被。 大果一、二、三,小果三、四、五。(指枇杷拣果型大小留果)
问枇杷 明代 丁养浩 与子交何深?见子多黄金。 黄金有时尽,愿言诚君心。 枇杷答 黄金何足奇?黄金有尽时。 愿言托松柏,岁寒逞幽姿。 咏塘栖枇杷 清代 姚宝田 蜡家好兄弟,白者称为良。 珍逾白玉白,胜他黄金黄。  ...
塘栖枇杷名声远扬,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,向有“天下枇杷出塘栖”之说。塘栖枇杷名声如此之大,据说还与宋末元初的湖州著名画家赵子昂有点关系呢。 赵子昂是湖州人,以字出名,其画也画得极好,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。 相传,南宋末年,天下大乱,在京城从事书画的赵子昂慌...
塘栖枇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初,“塘栖枇杷”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,成为我区农产品中继“径山茶”后第二例中国驰名商标。 塘栖镇党委、政府一直来都非常重视塘栖枇杷的产业培育和品牌打造,先后获得过“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、浙江省著名商标、中国枇杷之乡”等荣誉称号。自2010年...
塘栖枇杷在1980年全国枇杷品种评比中获鲜食、制罐两项第一名 1999年获杭州市优质农产品展销暨新技术新品种交易会金奖 2001年获中国浙江省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。2001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塘栖镇为“浙江枇杷之乡”。 20...
余杭区塘栖镇传统名果——枇杷自去年成功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获得成功以后,近日,塘栖枇杷再获殊荣,荣获“浙江名牌产品”。 据了解,塘栖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做大做强枇杷文章,通过扩大种植面积、品种改良、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、举办系列枇杷节、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,让这一传统名果进一...